首頁>看吉林

            白山:錨定目標銳意進取

            來源: 吉林日報 2022-12-30

            交通建設日新月異。(資料圖片)

            松嶺雪村。

            不凍河上冬季漂流。

            長白山國際度假區滑雪場。

            礦泉水產業。

            長白山秋韻。(資料圖片)


            2022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成功召開;

            “心往長白山·松花江上游”文化旅游、天沐溫泉樺樹康養度假區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項目正積極推進;

            醫療衛生、基礎教育、公共交通、互聯通信等領域一體化發展,大幅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眾志成城、作風務實、干勁十足,開創了協同共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這是長白山地區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態經濟區成立半年多的“答卷”。

            建設三大生態經濟區是長白山地區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的具體路徑,也是提升兩地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三大生態經濟區迅速行動、高效部署,多次組織召開聯席會、調度會,包保領導深入一線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加快打通“兩山”雙向轉化通道。三大生態經濟區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暢運行、促發展、強落實的責任機制、合作機制、共享機制,在招商引資、項目謀劃、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實現了較大突破。

            2023年白山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全力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大力實施“一山兩江”品牌戰略、著力構建“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加快長白山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態經濟區建設,推動白山—長白山一體化發展,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長白山地區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

            以“一體化”推動發展“高質量”

            在加快推動三大生態經濟區深化、拓展、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做大做強地域性支柱產業,形成一體化發展更大成效。

            進一步提升中部引領作用。推動“六個高質量”和“五個一體化”建設,利用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探索跨區域合作項目新模式,加快培育形成長白山地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加快高鐵新城、中國人參城、長白山菌菇小鎮等重大項目建設,吸引更多龍頭企業入駐,加速資源要素流動與科學配置,優先保證“兩山”內部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不斷鞏固和提升支持作用。

            進一步夯實南部發展基礎。加快推進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白臨和松長高速建設,構建內通外聯的交通格局,夯實發展基礎。加快在土地資源、項目建設、收益分配、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優化配置,確保要素在區域內雙向流動、互為共享,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一帶一區四基地”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

            進一步鞏固北部合作成果。按照“一區一帶五園”部署,鞏固沿江合作成果,推動兩地旅游企業聯合發展,包裝旅游線路產品,精準推送大長白山旅游新舉措、新業態、新產品、新玩法。以5A級景區創建為發展總目標,打造升級版二道白河鎮,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運維、管理和景觀環境提升工作。統籌推進白山—長白山共同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以“擴內需”實現經濟“穩增長”

            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加快投資項目建設,充分釋放消費潛力、精準務實招商引資,力爭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步伐快一點、力度大一點。

            加快投資項目建設。把準政策導向和投資方向,圍繞“一山兩江”品牌戰略、“一體兩翼”發展格局,以及三大生態經濟區建設,科學謀劃發揮資源優勢、符合產業布局的重大產業項目,重點推進國際冷鏈物流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靖宇景山抽水蓄能、長白山南山EOD試點、長白山尋龍谷文旅度假區、天士力C胞活力水等項目建設,為一體化發展蓄勢賦能。

            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加大刺激和加強引導各類消費,著力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所、增加消費供給,發揮消費券撬動作用,充分迎合消費者需求,切實以消費聚人氣、穩就業、促發展。

            精準務實招商引資。認真總結經驗做法,深化交流合作,圍繞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建設需要,策劃包裝推介一批有市場潛力、有投資前景、有盈利空間的大項目、好項目,積聚發展動能。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對招引項目及時對接、提前介入,把服務做得更細、更好,提升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竣工投產率。

            以“冷資源”打造支柱“熱產業”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培育綠色產業體系,為實現經濟目標任務做好堅強保障。

            冰雪經濟再升級。充分利用長白山地區冰雪旅游的資源優勢,加快推進吉林省奧林匹克冰雪運動中心建設,提高冰雪旅游產品供給,創新宣傳推廣方式,持續增強長白山地區冰雪旅游的熱度和人氣。依托“山江同源”生態優勢,打造松花江避暑休閑經濟帶和長白山特色冰雪旅游經濟圈,發展“避暑+冰雪”旅游模式。深度挖掘森林、溫泉、山地、綠色食品等獨特資源,做好與冰雪經濟的結合文章。

            人參產業再跨步。高標準高質量打造中國人參城、人參博物館,繼續辦好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辦系列人參主題的文旅活動,持續炒熱社會關注度,深度挖掘宣傳人參文化,提升人參品牌,豐富參鄉文化生活,提高人參產業價值。深入實施長白山人參振興工程,加快中藥材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鼓勵支持同仁堂、太安堂、葵花等企業科研攻關,推動產業向深加工、精提純轉變,不斷提升“長白山人參”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

            松花江旅游再提升。充分挖掘和釋放松花江資源潛力,推動松花江旅游帶頂層設計、項目謀劃和品牌打造齊頭并進,逐步拓展“觀”“吃”“玩”“購”“游”全要素旅游模式,將旅游產業與鄉村振興、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有機融合,吸引域內外企業深度參與松花江旅游帶建設,持續擴大松花江旅游影響力。做好品牌策劃、宣傳、推廣工作,打造系列節慶活動,形成特色品牌效應。將長白山文化全面融入“松花江”旅游各個方面,將“松花江”IP品牌納入各個旅游節點,將國際化的服務管理納入“松花江”旅游全過程,全方位塑造松花江國際旅游品牌新形象。

            硅藻土新材料產業再整合。加快硅藻土資源整合速度,搭建共性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檢驗檢測、產業信息發布平臺,強化與中建材的戰略合作,提高硅藻土資源利用率,研發附加值更高的優質產品,實現硅藻土產業和硅藻土園區向“資源自留、就地加工、統一銷售、平臺協作”方向發展,促進硅藻土產業提檔升級。同時,發揮礦泉水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支撐作用,釋放抽水蓄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潛力,多管齊下、齊頭并進,持續提高長白山地區發展競爭力。

            以“重創新”提升品牌“硬實力”

            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目標,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科技項目,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培育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科技創新高水平發展。

            緊密圍繞有機農業、醫藥健康、新材料等優勢領域的技術需求,組織申報省重大科技專項。深入推進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吉林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產學研合作,著力解決企業發展的技術難題。

            努力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認真落實《關于激發科研人才活力,支持科研人才創新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方案》,加快建設“兩山”轉化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柔性引進高端智力,促進產業、技術、資金要素聚集,形成具有“兩山”特色的“產才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以“優環境”展示招引“新形象”

            打造綠水青山生態環境。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嚴守“三線一單”,維護生態安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無廢城市”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等改革,探索搭建“兩山銀行”平臺,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打造活力迸發的市場環境。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重點推動國企再布局、民企大發展、外資快涌入。以市場化法治化為目標,全面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在政策和法律框架下,降低門檻、放寬標準,寬容監管新型業態,用減稅讓利、降低成本的力度換取市場的活躍度和發展的速度。

            打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提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的能力,高度重視房地產業、地方債務、金融之間風險的關聯性、系統性,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以“廣普惠”兜牢民生“保障線”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持續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真心實意做好民生實事,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為民情懷,從群眾最牽腸掛肚的事干起,以共同富裕為導向,著力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為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大學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開展幼小銜接攻堅行動,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深入推進醫聯體建設,促進區域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快市中心醫院和市中醫院三甲醫院建設進程,推進市疾控中心移址新建,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鍥而不舍地弘揚長白山文化,一點一滴地挖掘規律,世世代代地傳承弘揚,使文化成為長白山發展的底氣。

            深度探索白派建筑,努力形成白派城鄉建設風貌,著力用白派美學生活方式,整體提升長白山人民幸福指數。

            今冬明春既是今年的收官,也是新的一年開局。白市上下繼續秉持和發揚“一年之計在于冬”的工作理念,提升工作責任感緊迫感,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提振信心、銳意進取,推動三大生態經濟區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加快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編輯:李墨
            分享

            相關新聞

            關于中國彩虹網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上投稿  |  法律顧問(吉林創一律師事務所)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0431-82530026  |  舉報郵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22 neabrid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彩虹網版權所有   吉ICP備 05002603號-3

            丰满成熟高潮毛葺葺